奶业科普|喝牛奶是件认真的事,我们如何对待“乳糖不耐受”?

什么是乳糖不耐受症?如何判断?
判断自己是否乳糖不耐受①
有些人喝了牛奶后,在0.5-2小时的时间里,感到胀气,肚子咕咕叫,甚至有腹痛、腹泻等症状。摄入牛奶越多,症状越明显。这很可能是由机体对乳糖不耐受造成。乳糖不耐受是因为小肠乳糖酶缺乏。牛奶中的乳糖不能被完全分解吸收,从而进入结肠,被肠道细菌分解,产生大量脂肪酸、氢气和二氧化碳,刺激肠壁,造成肠内渗透压升高,使肠腔内的水分增多,肠蠕动增加,进而引起腹鸣、肠鸣、腹痛以及腹泻等症状。
另一方面,乳糖酶活性还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,也会导致乳糖不耐受。
乳糖不耐受是怎么找上你的?②
其实,天生乳糖不耐受的人非常少,99.9%的人婴幼儿时期都是正常消化乳糖的。
断奶之后很长时间不吃乳制品,就容易发生乳糖不耐受。学生时代经常喝,以后很少喝了,再突然喝,也容易发生乳糖不耐受。
由于没有长期喝牛奶的习惯,人体内的乳糖酶工厂基本停工,当你某天突然喝牛奶时,工厂措手不及,一时无法分解乳糖,乳糖直接进入结肠,被结肠细菌代谢生成气体和短链脂肪酸,种种不适就此产生了。
另外,感染性腹泻、急性肠胃炎等疾病,也可能造成乳糖酶缺乏或降低,出现乳糖不耐受的情况。
需要注意的是,乳糖不耐受的发病率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如基因、年龄、肠道菌群等,因此具体发病率可能会有所不同。
不喝牛奶会带来哪些健康风险?
牛奶几乎包含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,被营养学家称为“最接近完美的食物”。牛奶中含有种类齐全的必需氨基酸,且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接近,营养价值较高,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。牛奶中钙含量丰富,且是有机钙,吸收利用率高,是人体钙的良好膳食来源。每天喝牛奶可以补钙,促进骨骼生长和防治骨质疏松。
牛奶还含有乳铁蛋白、免疫球蛋白、益生菌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,能够增加机体的免疫能力,降低中风风险,预防动脉硬化。牛奶中的益生菌,如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等,能在肠道中“定居”下来,起到改善肠道健康,增加机体免疫力的作用。牛奶里的乳糖可以快速为人体补充能量且不会带来血糖负担,低聚糖可以促进肠道内的益生菌增殖,摄入牛奶及奶制品对肠道健康非常有益。
乳糖不耐受的人怎样喝牛奶更舒服?
少量多次①
每天从50毫升左右开始,逐量增加,有助于减轻肠鸣、腹泻、胀气等症状,通过慢慢增加摄入量,肠道会逐渐耐受。
避免空腹②
空腹时,牛奶通过胃肠道的时间短,其中的乳糖不能很好地被小肠吸收,会更快进入大肠,加重乳糖不耐受症状。
搭配主食③
喝牛奶的同时,可以吃一些面包、饼干等食物,或者在正餐后1小时~2小时内喝牛奶,这样可以稀释乳糖的浓度,减少对肠道的刺激。
替代奶制品④
乳糖不耐受的朋友,平时可以选择酸奶、低乳糖、无乳糖的奶制品。
总之,牛奶是饮食中补钙的重要途径,奶制品中钙的吸收率是天然食物中最高的,约30%。而且牛奶方便进食,咕咚咕咚轻松就能喝下去两大杯,补钙无负担,值得推荐。
况且,现在市场上已经有很多降低了乳糖影响的牛奶了,完全没必要因为乳糖不耐受,就放弃喝牛奶。
什么是零乳糖牛奶?
零乳糖牛奶是去除了牛奶中乳糖的奶,适合乳糖不耐受的人。
牛奶中的乳糖含量约为4.5%,现代工艺已经可以降低或者去掉牛奶中的乳糖,低乳糖奶中乳糖含量≤2%,无乳糖的乳糖含量为≤0.5%。如此一来,有乳糖不耐的人也可以喝牛奶了。